房地产发展至今,亦是历经一波三折,有过急躁冒进,也有过冷静低迷,我们都为此买过单。不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时代,从过去追求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房地产也必须要与之相匹配,才能衬得上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产业。

尤其是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之下,房地产注定将发生巨大的改变,在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的当口,也不可能再搞大拆大建,可是过去快速增长的房地产又该如何稳步刹车呢?未来房地产又将何去何从?

除了城市化、城市群,城市更新绝对是房地产发展的重要方向。关于今天的内容,我们重点从经济日报和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中找到房地产发展的新方向。

10月27日,经济日报在《共富需要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中对房地产发展提出了希望。“推动共富背景下的房地产行业,将更加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政策将重点在防问题、保刚需、重保障、调分配等方面持续发力。”

“房地产拥有较大行业规模,尽管告别过快增速,仍将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且在住房租赁、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仍有广阔结构性发展空间。”

这里就提到了一个城市更新,这是实现共富的必由之路,也是房地产突破自我发展的新的方向。

11月4日,住建部公布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名单,包括北京、厦门、景德镇等21个城市(区)。第一批试点自今年11月开始,为期2年,重点探索城市更新统筹谋划机制,探索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及探索建立城市更新配套制度政策。

因此,城市更新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而城市更新也将成为未来房地产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不过,我们都知道,现在可不比过去,不能随便拆了,大拆大建时代结束,那么房地产必须寻找新的发展动能,需要转变思维。

8月10日,住建部发布通知,就《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提出,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大规模增建、大规模搬迁,确保住房租赁市场供需平稳。同时,强调保留利用既有建筑,保持老城格局尺度,延续城市特色风貌。原则上老城区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

这无疑为房地产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我认为,房地产告别大拆大建,高速增长时代结束。房地产依然大有可为,但重点不会在增量上,更多在存量。靠“拆迁”一夜暴富也基本上消失。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以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和品质提升,让大家更能感受到城市的美好生活。这不仅仅是目标,也是过程。既为房地产发展提供可持续能量,也为房地产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1月21日,人民日报在《防止大拆大建,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文章中表示,明确底线要求,防止重走粗放开发建设老路。推动由“开发方式”向“经营模式”转变。

我们该如何理解两种模式呢?其实,“开发方式”主要是通过规模扩张赚快钱,获取短期效益和经济利益,这既容易导致房地产市场过剩,又破坏了城市特有的格局和文化。“经营模式”则体现为“投资长周期、运营长期化”,主要是靠运营赚慢钱,背后是所提供的产业服务和消费升级服务。

很明显,意味着像过去那样搞房地产大开发是行不通的。而经济日报同样在文章《城市更新应杜绝房地产化》中表示,杜绝过度房地产化,城市更新将由“开发方式”向“经营模式”转变。大拆大建难以为继。

都提到了一个房地产转变思维,从“开发”向“经营”转变。城市更新应杜绝房地产化,不是说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剥离,而是说的更是一种思维,“化”很好地解释了,这种思维不能局限在“房地产”,必须跳脱出来。

同样,经济日报于10月11日发表文章《城市更新重在惠民》,城市更新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城市居民的需求,回应区域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此前,人民日报也发表文章《房地产发展,落脚点是民生》表示,《远景目标建议》为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明确了方向。民生的基础必须是房价稳定,只有这样,才可能把精力放到老百姓住有所居的梦想实现上。住有所居,是最基本的民生之一,牵动人心。随着房地产行业定位更加清晰,人们的住房消费心态也更加理性,对未来更有信心。

11月26日,人民日报结合城市更新和房地产再次发文《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城市更新》,以人民为中心,是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论路径如何、方法怎样,评判城市更新的成效,最终要落实到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来。

其实无论是房地产还是城市更新,都应该将民生放在首位,作为落脚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说,城市更新为新时代房地产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但最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防止城市更新重走房地产化老路。

当然,经济日报在《守住城市更新的底线》提到,城市更新不是不能拆除,但必须是在“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这个底线范围内进行,而不是盲目大拆除;城市更新也不是杜绝项目增建,而必须是在“不突破老城区原有密度强度、不增加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的范围内增建。

那么,在这样的基调下,意味着城市更新不会搞一刀切。的确,很多房子是不会拆了,但也有一些可能会面临拆除或升值。比如,有些房子过去可能不需要拆除,但未来城市规划有了更新,阻碍或影响到城市规划落实的房子就需要拆除。

还有一些是城市更新也无法改造的低质老房子,那肯定也要拆的。此外,如果在一些城市核心区,没有文化保留价值,但有开发价值的话,这样开发商也可能愿意拆除,毕竟比起其他升值空间更大一些。

总之,无论如何,房价大涨都不太现实,之所以城市更新就是为了与原有的房地产化模式划清界限,从调控的方方面面看,都是要确保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住房者合法权益。

关于更多相关信息,有兴趣了解的伙伴们,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weihuaa.com/zwhfl/10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