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能治好白癜风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408.html

今日起,武汉大学校园正式迎接新生报到。位于樱花大道两侧的部分樱花,在秋日里反季节开放;已经修葺一新的老斋舍,在樱花的掩映下熠熠生辉。

樱花秋季开放引新生围观

昨日下午,不少提前抵达的武大新生,都在校园内围观一份意外的惊喜:樱花大道的老斋舍路段,楼前的部分樱花竟然在秋季绽放。

老斋舍三楼宿舍,刚搬完行李的博士新生程梦瑶,推窗赫然发现窗外除盛开的紫薇花,还有不少白色樱花,忍不住拍照分享到网上。

正常情况下,武大樱花是在每年三月下旬开始盛放。但记者昨在樱花大道上看到,老斋舍门口十几棵樱花树都在秋季开花。

老斋舍修缮后WIFI全覆盖

与秋季赏樱同样带来惊喜的,还有校园内国家级重点文物建筑——老斋舍大楼修缮完毕。记者走进老斋舍学生宿舍看到,每层宿舍门口的门牌,都保留了此前以《千字文》命名的斋舍名,寝室号码和工作室都在木板上用繁体中文数字标注。

承担此次修缮施工的奚经理介绍,依据历史图片和资料,基本复原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旧貌,同时采用了许多现代科技元素,比如,宿舍走道的墙壁文革期间涂抹成了深红色,此次经过高温处理后抛光,重现了红砖墙的原色,宿舍内都植入智能用电系统,配装中央空调避免外挂空调机箱,大楼WIFI全覆盖,通信信号明显增强。

老斋舍文物保护管理室称,目前大楼内有宿舍间,可容纳学生近千人,今年首批入住的都是学校的博士生。

该校化学专业的学生刘越,是硕博连读的博士生。昨日,他搬进新宿舍后,看到除了宿舍走道地板复古,连宿舍配备的椅子、衣柜、书桌等,也都是实木仿古的设计,连连感叹:“仿佛穿越到了民国,住进这样的宿舍很有一种历史厚重感。”

历时10个月精雕细琢,武汉大学最早的学生宿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斋舍修缮一新,即将迎接博士生新生入住。昨天,有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贴出一组老斋舍换装后的图片,网友纷纷感叹“瞧人家,在最美的大学,住最有格调的宿舍”,大呼“我要考武大”“考虑要不要读个博”。

洗出清水砖当初的面容

老斋舍建于年,年曾经过一次修缮。“近年来,部分墙体风化,门窗老朽,需要再次修缮。”该校文物保护管理室刘智老师说,这次修缮方案经过文物部门批准,秉着“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实施。

外墙的清水砖格外清新,绿枝掩映着一排排深红的窗棂。刘智介绍,所有窗户都是请厂家用铝合金型材定制的,与原有木窗外观相同,窗上的插销、风钩则是铜制,采用民国风格。

在清水墙修复方面,施工方遇到了难题。内墙原本的红色清水砖经过历年来反复粉刷涂漆,已经看不见原貌,施工人员想了物理、化学等各种办法,才把“脸”洗干净。外立面砖墙则先将风化部分修补,再进行打磨、配色、修补、勾缝等工艺,还原其原貌。

“这次施工最大的亮点是三个过街穹顶上的卷草纹的修复,那才是慢工出细活。”刘智说,他们这次施工的总承包请的是上海一家近代建筑修缮公司,这个修卷草纹的活是该公司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匠人独立完成。

老斋舍整修后作为博士生的宿舍,一共间房,大部为双人间,少数为单人间,一二层住男生,三四层住女生。每间房10平方米左右,床、床头柜、书桌(带书架、椅子)、书柜每人各一套,这些家具也是古色古香。

老斋舍不同于别的学生宿舍楼,每栋楼有“地字斋”“洪字斋”等雅致楼栋号,每间宿舍的编号也是中文数字。原来,从始建时,老斋舍每栋每层以《千字文》命名,形成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16个斋舍。

连卫生间都有无线网络

由于不能破坏建筑结构,老斋舍还是每层一个公共的浴室和卫生间,但做了精心设计,每个公共区域有5个单独厕位和5个独立淋浴间。

为了不影响建筑外观,每间宿舍也不单独装空调,采取中央空调,集中供冷暖。整个宿舍楼采取无线网络全覆盖,包括卫生间,并开通智能用电管理系统,学校后勤部门可以随时监控宿舍用电情况,宿舍内不能用大功率电器。宿舍楼四周及大通道上都将安装监控设施,与学校保卫部监控系统对接,通道上下楼有铁门,装有门禁系统。全宿舍楼禁烟,每间宿舍内还装有烟雾报警系统。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窗户没有纱窗,像现在这种天气,不开空调要开窗,蚊子进来怎么办?“我们准备安装隐形纱窗。”刘智说,老斋舍紧邻樱花大道,经常有游客来此参观,他们正在统一制作窗帘,以保护学生的隐私。

本文来源:综合动向新闻、武汉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weihuaa.com/zwhfl/8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