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秘方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66445.html

花博会都有哪些亮点?

跟记者来一睹为快!

“-”,巨大的红色石库门门头,与两株错季开放的白玉兰,成为上海园“源梦园”最醒目的标志。入口左侧,灵动活泼的新型绿墙上,随风而动的银色亮片勾勒出陆家嘴天际线,让游客一目了然——这里是上海!

俯瞰上海园。周馨摄

“土著居民”留下,新优品种登场

“源梦园”的名字,寓意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也是中国梦的圆梦地之一。

步入园内,两边18棵紫薇、4棵正红色特选杜鹃,色彩热烈。引入眼帘的是一大片鹅黄色萱草,它们是园内的“主角”。上海建工园林集团绿建公司设计院副院长、上海园设计负责人周佳告诉记者,萱草又名母亲花,与建党百年正相契合。“萱草是上海园的主题花卉,园内有上百种,除常规品种外,还有30多种上海自育新优品种。”

要看奇花异草,来这儿就对了。放眼整个“源梦园”,一共有超过种植物,有一半以上是新优品种,“可谓目之所及都是花花世界”。

上海园内一共有超过种植物。陈梦泽摄

园区内有9棵桫椤树,这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珍贵罕见。5棵白玉兰,品种名为“玉翡翠”“玉玲珑”,也是在花博会首次亮相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通过精准的花期调控,原本3月开放的白玉兰如今在5月底也能美丽绽放。

火炬花“木瓜棒冰”、“香蕉棒冰”、玛格丽特……在“逐梦繁花”区域,有一条色调渐变的绚烂花带,花朵名字新奇可爱。

新品登场的同时,园内一部分植物还是“土著居民”。在“妙趣森林”林下花带区,可以看到三排水杉郁郁葱葱。周佳说:“设计时我们因地制宜,包括树上的鸟窝都是原样保留的,也凸显了生态办博的理念。”

立体花架大胆倒置

新中式园林古典优雅

在源梦园,记得走慢一些,园内的这些“网红打卡点”,可别错过了。

生态芦桥两侧,芦苇、水仙等原生态还原了自然郊野模样。池内雾环像一个取景框,“仙气”缭绕,透过它看到不同美景。端景处的百花亭内,一只栩栩如生的孔雀绿雕姿态优雅地向游人展示美丽尾羽。它名为“翎花”,尾羽由鲜切花铺成。“孔雀有吉祥如意之意,我们希望为游客带来祝福。”周佳说。

“仙气”缭绕的池内雾环。陈梦泽摄

再向前走去,“花与都市”立体展架阐释着自然与城市的关系,倒置花园的布景手法让人耳目一新。尤其值得一看的是五组花窗——

“璀璨”采用自然系列风铃与攀援垂挂植物搭配,微风吹拂下,摇曳生姿、余音绕梁;

“母亲”着重应用中国母亲花萱草,与红色文化交融;

“编织”的绿雕结构借鉴第一批上海市非遗“罗泾十字桃花”的基本编织手法,在窗台上做“针线活”,将永生花、苔藓、细密的观叶植物整形立体排列;

“大地回响”采用沪上自然风土材料搭配生命力旺盛的多肉植物,表现黄浦江岸的大地肌理;

“时光的痕迹”运用老上海留声机的喇叭花元素,展现岁月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园内布景手法让人耳目一新。陈梦泽摄

走过立体花架,穿过小径通幽的竹林,就到了同心园。这是一个园中园,同心之名取自“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寓意着同心协力、共同发展。百年罗汉松、雨打芭蕉,可供休憩的美人靠、砚台造型的墨池……结合江南园林元素,打造新中式景观,现代与传统在此交融。

从石库门进入,一路繁花锦簇,到最终感受传统之美,由动到静,自然流畅。站在出口回望立体花架,顶端,白玉兰雕塑优雅绽放。

天气越来越热,去参观花博会也免不了蚊叮虫咬。不胜其烦怎么办?那么,强烈推荐您到大蝴蝶世纪馆内的一个神奇展馆一避。

理论上,它是花博会最不招虫的展馆,那就是“食虫芊影”馆,种植着几百株各式各样的食虫植物,它们张着“小嘴”嗷嗷待哺,就等着小虫自投罗网,定能为您“保驾护航”。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食虫芊影室内展厅,位于世纪馆的西馆,以湿地沼泽为原型,呈现食虫植物在沼泽湿地环境中演化出来的奇特生存技能。地面模拟沼泽湿地,结合灯光,形成一条荧光河流,环绕荧光河流,三个“空岛”漂浮在瀑布水面上,每个“空岛”(食虫植物展示台)以食虫植物为主体,营造一个个奇幻的空中花园。

如果只是外行看门道,这些漂亮的食虫植物更像是一些多肉植物盆景,和其他馆内的奇花异草相比,还显得有些其貌不扬。但在世纪馆馆长黄姝博的眼中,这些奇形怪状的植物绝对是植物进化史上的奇迹,它们的传奇故事远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道明。

馆内展示的食虫植物

食虫植物,基本上都生长在沼泽地,那里水土光照条件其实都还行,但有一点不足,就是缺乏氮元素。氮元素对于植物来说相当于人们健身时吃的蛋白粉,可以让植物长得更加挺拔。

于是,一些对自己生活品质有要求的植物,决定为自己“加餐”,除了正常光合作用和吸收水土养分之外,演化出了吃肉的能力,靠诱捕小动物获取氮元素,那就是食虫植物的由来。

馆内展示的食虫植物

食虫芊影的展厅内囊括了主要几类食虫植物的形态,比如“肚子”大大,用“盖子”上的甜汁吸引昆虫的猪笼草;靠粘液捕虫的茅膏菜;用“夹子”捕虫的捕蝇草等等,它们都是经过千万年的进化,才成为了如今的“捕虫高手”。

馆内展示的食虫植物

珍奇植物千千万万,为什么要将珍贵的世纪馆空间,专门为这些食虫植物单独开辟展厅?黄姝博说,这些植物谈不上“聪明”,因为它们不会思考,但又可以说极为“聪明”,进化出如此精巧复杂的捕虫“工具”。肉食植物本身就是大自然最伟大的造物之一,研究它们,不仅是研究植物本身,更是为了弄清它们在生态链中的位置,以及如何一步步进化到现在的样子。

在本届花博会中,神奇的植物远不止“食虫一族”,只要怀着一颗好奇心,还有更多的奥秘等待着您去发现,相信一定不虚此行。

花博会开幕首日,世纪馆的一双“蝴蝶翅膀”,成为园内的热门景点。被誉为“活血圣药”的龙血树、茎秆粗壮的象腿树、造型独特的霸王鞭、姿态优雅的鹤见兰……不少游客在奇花异草前驻足流连。辛勤付出受到肯定,连续忙活多日的工作人员心中都充满激动,负责西馆施工的上海植物园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潘超,就是其中一员。

潘超

世纪馆西馆的6个展厅中,有2个在露天室外——“丛林秘境”,择取雨林的生境片段,营造秘境、深潭的雨林生境;“沙谷绿洲”,择取热带岩谷的地貌环境,展现仙人柱、仙人球、芦荟等热带干旱地区的植物变化。蝴蝶翅膀里“别有洞天”,让游客啧啧称奇;而前期的筹备布展,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丛林秘境”展厅。杨建正摄

上海多雨,工期紧张,加上不少基础建设施工也在同步进行,如何将珍稀植物毫发无损地移栽到理想位置?“我们要考虑到不破坏已建成的地形地貌,同时让大型器械留出足够空间便于操作,这是非常有难度的。”为此,潘超与同事们挖空心思,想了不少办法。

工作人员将珍稀植物移栽到理想位置

比如,备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weihuaa.com/zwhzl/7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