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3.html

盛夏烈日当空,“火炉”长沙无处不显示高温的存在。每年毕业季一结束,就是漫长的暑期。每到此时,孩子们就背起书包,拖着行李箱匆匆撤离。校园一下子静下来,静静的教室,静静的操场,还有静静的绿树青草——草木间那些姹紫嫣红的春花已零落成泥。春花太娇嫩,如同少女的脸庞,无妨消受这夏日的似火骄阳。没有师生的暑期校园,一下子荒芜了。没有花的绿树青草,陡然失去了娇颜。

暑假中期,我因值班返校。行至校园南门红楼、蓝楼间的路上,路旁数棵高过人头的紫薇花猛然撞入我的视野,她们正昂首迎着如火阳光灿烂绽放。每一朵紫色花都很小,她们数十朵、上百朵簇拥一团,紧紧包裹在枝头。微风袭来,数十簇紫薇花随着枝条挥舞摇摆,宛如一群头系紫绸的顽皮女生在追逐嬉闹,又似一团团紫色火焰在枝头烈烈燃烧。她们躲开群芳争艳的春天,躲开校园平日的万千目光,在人去园空的暑期尽情释放青春美丽与无比欢快。校园的紫薇并不多,此处六七棵,夹杂散落在茂密的檵木丛中与挺拔的玉兰树下。体育馆西北侧三四棵,依偎聚集在高大的香樟下。高中楼与实验楼之间还有几棵,亭亭玉立在银杏、桂花树之间。这些紫薇都是随性生长,不见园丁修剪打理的痕迹。如果不是花开浓烈,在偌大的校园里,寥寥数棵紫薇平日定是被遗忘的存在。

古代文人吟唱的诗文中,紫薇知名度不如花之君子者莲花,更不及花之隐逸者菊花与富贵者牡丹,但其高贵身份远在百花之上。

古人将天上耀眼的北极星称作紫微星,认为这是天帝之星。天帝所居之地称为紫微垣,即紫微宫。崇尚天人合一的古代,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之名也与天帝居所对应。《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紫微、紫垣、紫宫等便成为帝王宫殿的代称。隋唐东都洛阳的宫城被统治者尊为紫微城与紫微宫,明清宫城则更进一步称为紫禁城——常人禁止进入的紫微城。唐开元元年,中书省改称“紫微省”。中书省是大唐政务中枢,是秉承君意,掌管机要,发布诏书与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中书令因之称作“紫微令”,中书舍人称作“紫微舍人”。“紫微”与“紫薇”,音相同,形相近,意相连,“紫薇”之名该是源自紫微之星。世间只有这种紫色之花同时与皇宫之威严、与天宫之神圣如此接近。在古人心中,天帝所在紫微宫应遍布紫薇。紫微省内自此遍植紫薇,紫薇遂成象征皇权乃至神权之花。故“紫微令”“紫微舍人”亦称“紫薇令”“紫薇舍人”。

众多诗人之中,白居易对紫薇用情最深。公元年夏,历经五年贬谪的白居易被召回长安。次年加朝散大夫,转上柱国,又转中书舍人,即紫微舍人。身着朝服,不到四十岁的白居易一时意气风发。可政治现实远比人生理想骨感,诗人不久在紫微宫写下《紫薇花》,道出心中的苦闷: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专为皇帝撰写文书的紫微舍人,被诗人自谑为“紫微郎”。紫微舍人接近天子,受信任可施展抱负、平步青云,被冷落则极度压抑、无所作为。此时的唐王朝盛世不再,君主昏庸,生性耿直的白居易自然沦为后者。每日完成公文后,这位紫微郎惟有与紫薇花寂然相对,来打发这百无聊赖的漫长时光。因为这首诗,白居易有了一个女性化的雅号——紫薇郎。

年,白居易自请外放,诗人进入紫微省的无限期待化为离开时的心灰意冷。来到苏杭若干年后,白居易在住所再次见到盛开的紫薇花,不禁有感而发,又写下一首《紫薇花》: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多处竞相绽放的紫薇花,何尝不是诗人孤傲高洁人格的化身?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昔日紫微郎已成“紫微翁”。韶华易逝,壮志未酬。白居易以“紫微翁”自称,是对紫微郎一职念念不忘,还是对紫薇宫之地仍抱期待?于诗人而言,紫薇花是情感品格的外化,紫微郎似是难以取舍的鸡肋,紫微宫更是进退两难的围城。

唐大历五年,紫微省又改回中书省之名,而皇宫种植紫薇之举继续沿袭,后世仍喜欢以“紫薇舍人”“紫薇郎”这一文艺雅号称呼中书舍人。宋朝陶弼有诗为证:人言清禁紫薇郎,草诏紫薇花影旁。山木不知官况别,也随红白上东廊。《红楼梦》如此介绍四大家族中的薛家:系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薛家虽为商贾巨富,然其祖辈担任过紫薇舍人,也算是书香门第。

白居易之外,史上最有名的“紫薇郎”当属晚唐诗人杜牧,“紫薇舍人”是诗人人生的最后官职。担任这一职务期间,杜牧也写有一首《紫薇花》: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诗中讥笑秋日的桃李花容不再,盛赞紫薇花不流俗随众、不与群芳争春的孤高品格,这也是诗人个性的自我写照。这首描写紫薇花的佳作一经面世便广为传颂,杜牧也因之被好友戏称为“杜紫薇”。

昔日皇宫遍种的紫薇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其皇家高贵气质一直广受青睐。紫薇花呈紫红,躯干婀娜,枝如飞翅,皮滑如绸,叶似鹅卵,其颜值超凡脱俗,品格孤高自傲。人无百日好,花无千日红。紫薇的花期却很长,有“百日红”之美称,花期从初夏延伸至初秋,有四个月之长,这在花中很少见。宋代杨万里写诗赞道:似痴如醉弱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半年花。枝条略显柔弱的紫微不仅外型美、花色艳、花期长,而且木质硬,寿命长,树龄可达数百年乃至上千年。每年故宫(明清两朝的紫禁城)御花园的夏秋季节,游人都能见到一棵棵历经数百年的沧桑紫薇仍枝叶茂盛,繁花似锦。

时光荏苒,春秋代序,夜空的紫微星依旧闪亮,人间的紫薇花如期绽放。只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里不再有紫微宫与紫微省,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见不到紫薇舍人与紫薇郎。初秋即将返校的少年郎是否可以停下匆匆脚步,静静欣赏、轻轻吟咏校园里这些陪伴你们成长的紫薇花?当打开课本学习白居易的《卖炭翁》与《琵琶行》时,你们是否知道诗人曾有“紫薇郎”的雅号?当清晨高声诵读杜牧的《山行》与《阿房宫赋》时,你们是否知道诗人曾获“杜紫薇”的美称?你们更应懂得他们的名字与诗文亦如紫薇一样超凡脱俗、长久不衰!

(本文刊发于年8月13日“星辰文艺”,作者:钟武伟)

编辑

办公室

图文

钟武伟

审核

钟武伟

终审

杨德成

如果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weihuaa.com/zwhzp/9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