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年纪大了,总喜欢怀旧吧,总觉得过去的日子都泛着光,金灿灿地在记忆深处流淌。

说起过去的日子,山庄是怎么绕也绕不开的一段岁月。是逍遥出世的一段时光,是闭关修炼的一段时光,也是恣意任性的一段时光。

跟山庄的渊源,还要从曾伯伯(曾伯伯是在这里认识的最照顾我们的长辈,山庄能开起来,也靠他从头到尾的支持和帮助)说起,似乎是在一次闲谈中说起有一块40亩的地,种满了桂花树,在城南的某个角落。于是某天就带着后来的庄主去考察了,一行人去看了之后,后来的庄主觉得很是满意,一来安静,二来面积够大,所以在考虑了差不多一个月之后,就决定租下那块地做山庄了。

(曾伯伯已于今年驾鹤西去,送了他最后一程,人生无常)

刚去的时候,所谓的山庄,其实看起来就是一片荒地,虽然确实也种满了桂花树,但是树下全都是半人高的的野草,看着比桂花树的生命力要强劲多了。能够挡雨的地方,也就是一间简易的屋子,隔成了3间小房间和同样很小的卫生间以及厨房,并且因为废弃了许久,里面不知道是养过鸡还是养过鸭,脏兮兮臭烘烘的,一团糟。

(刚租下来的时候,门前都是草)

由于资金有限,我们开始只做了一些基础的改造:

1、把房子清理干净,做了简易的装修,确保防水防潮。在客厅的位置做了壁柜,以方便摆放东西。在外面修了新的厕所。

2、在房子前面搭了一座钢架棚子,因为房子太小,里面最多也只能坐两三桌人,所以只能用这个办法扩大一下营业面积。

3、通向房子的路铺了一层碎石,以免下雨天的时候路面太过泥泞,车没法开进来。

4、把地里的杂草用割草机割了一遍,让树木看起来清爽一些。

5、把鱼塘的坝修好,蓄满水,放入鱼苗,可以给来山庄的人钓鱼。

这些事情当然不能全部亲力亲为,因为有些实在需要技术含量,而那些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的,都是我们自己一点一点做的。差不多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山庄总算有了点眉目。虽然简陋,但自有一种拙朴和淡然。让人一进来就觉得放松,觉得舒畅。

(自己动手串的红灯笼,挂上去之后有了一点热闹的感觉)

(停车坪,边上的围栏后来变成了晒被子晒衣服的好地方)

这条黑色的小狗名叫两块五,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小时候吃的粮食算下来平均一天需要两块五毛钱,那时候实在想不到更好的名字了,就干脆叫两块五。似乎显得有一点随意,但是叫起来却也朗朗上口。好像是山庄清理干净之后就买回来了,从小到大都没栓过它,没给它戴过任何链子绳子,没给过它任何的束缚。它每天都可以无拘无束地在这40亩地包括周边的区域里任意奔跑,随意探索,享受它自由自在的狗生。

(铺了碎石之后的路面,整洁多了)

那时候是夏天,晚上经常在那里呆着,看星星看月亮看萤火虫。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见到萤火虫,在夜里的山庄,到处飞舞,点点闪烁,像宫崎骏动画片里的夏天。

(特意抓到一只研究了一番)

在基础设施都差不多齐备之后,又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桌椅板凳以及厨房用具,另一个是山庄的装饰,虽然没钱,也想弄一些调性出来。

再一次感谢曾伯伯,因为他之前开过饭店,有成套的桌椅和锅碗瓢盆等等厨房用具,于是就随我们用了,帮我们省了一大笔钱,他那里没有的,才添置了一些。

也是因为曾伯伯介绍,养了一些贵妃鸡和土鸡,用铁丝网围起来,让它们在里面自由生长。

因为庄主本人很喜欢字画,所以找人写了几幅,虽然不是什么名师,但是所幸都是自己爱的词句,装裱好之后就挂在房间里。甚至庄主自己曾经珍藏的球服和民族风服饰也装裱了挂在墙上。虽然也是挺寒酸,但是也算是疲惫生活里的一点英雄梦想了。

另外,为了方便看电影,装了一台投影仪,买了投影幕布,在无事的夜晚,可以坐下来看电影看电视。

(墙上的虎皮是一个兄弟赞助的)

(这是客厅的字画)

(这幅字挂在办公室)

(这幅字意味着菜品确实很贵)

(庄主珍藏多年的球服)

(庄主珍藏的民族风服饰)

全部收拾妥当之后,差不多就正式开张了,来的都是兄弟朋友,也没有很多菜,甚至连菜单都没有,有什么做什么。也没有顾人,就是两个人,还有个偶尔来帮忙的刘大脑袋。

因为地处偏僻,当然没有所谓的生意很好。开始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拿手菜,后来因为曾伯伯的指点,庄主也苦心钻研之后,终于学会了做当地最出名的菜——芋荷鸭。芋荷是只有当地才有的一种植物,芋荷杆去皮之后作为配菜放在鸭肉里,浸了鸭肉的汤汁之后,美味妙不可言呐。我们养的土鸡,因为吃的一种发酵的天然饲料,炖出来的汤不加生姜也不会有腥味,所以这个鸡的至简做法被我们一直坚守着,只放水,炖好之后加盐就足够鲜足够香。贵妃鸡的做法是清蒸,放红葱头,有时候加百合,蒸出来有一种特别的香。有这几道拿手菜,再配一些家常菜式,也差不多能撑起门面了。

(传说中的芋荷鸭,这好像是前年庄主做的,开山庄那一年做得死活也找不到图片)

(清蒸贵妃鸡,现在看着会流口水)

(自创的红烧茄子)

由于地处荒郊野外,山庄的生态环境可以说是非常原始的。各种不明生物经常不请自来,争相拜访,蜈蚣和蛇都是常客。

(这是一条毒蛇,后来抓住泡酒了)

(无比翠绿的一只蛙,趴在这里镇定自若)

(桂花树上的鸟窝,还有刚孵出来不久的小鸟)

(某位客人在桂花树上发现的鸟窝和鸟蛋)

其实很多时候都不忙,一天接不了几桌客人,也都是提前打电话预约,接到单子之后才会去菜市场采购,然后按预约的时间准备。对于我们而言,开始最难的是捉鸡和杀鸡,长这么大,我们都没有杀过鸡,庄主无奈之下也只好自学。有时候没杀死,热水都烫了鸡毛了,鸡还扑腾扑腾地跳,溅的一身血水,着实狼狈。在鸡的数量很多的时候,捉鸡也不是那么的难,眼疾手快就可以了。后来随着鸡的数量越来越少,而鸡的活动场地显得越来越大的时候,捉鸡就变成了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要斗智斗勇并且拼体力的。鸡们都自由惯了,随时连飞带跳的,甚是活泼,平日里看着甚是欣慰,哎呀自己家的鸡怎么这么猛,尤其贵妃鸡,一飞起来就是好几米远,然而一接到要吃鸡的电话,瞬间又就开始发愁,这鸡万一捉不到可怎么办呢?

(传说中的贵妃鸡)

(瞧这矫健的身姿,凶猛而不失优雅,哈哈)

山庄的日常是优哉游哉的,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起来喂鸡喂狗。如果接到生意,就出去采购,准备饭菜。如果没有生意,就坐着喝茶看书看风景。偶尔研究一下菜式,偶尔自己蒸馒头蒸包子做面条。有时候去周边的山上走走看看,有时候会约朋友们来钓鱼。

(庄主有时候一个人钓鱼可以钓到凌晨三四点,据说在思考人生)

(我在山庄第一次钓鱼就钓到一条,特意拍照留念)

(这个位置白天吃饭,晚上看电影,对面最边上就是屏幕)

(第一次捡到初生蛋的小欢喜)

(丝瓜炒蛋和清炒红薯叶,丝瓜和红薯叶都是地里种的,鸡蛋是自家鸡下的)

(自己蒸的馒头,很是小巧)

(自己蒸的包子,比外面的好吃一万倍)

(树上摘的新鲜桂花,泡水喝特别香)

(两块五刚刚养的时候还很小)

(长起来真的也是蛮快的)

庄主有点摄影的小爱好,虽然没有专业知识,但是凭着自己对摄影的感知,偶尔也能拍出一些好看的照片,能扑捉到山庄点点滴滴的美。来一波图片欣赏一下~

(应该是叫紫薇花吧)

(凋谢中)

(好像是蚕豆的花)

(对,是一只小蚂蚁)

(南方雨水多,植物总在不停生长)

(红红的灯笼)

(小竹笼,装瓜子的)

(野菊花)

(邻居婆婆种的辣椒)

(狗尾巴草)

(似乎是喇叭花)

(南瓜花)

山庄养的动物在鼎盛时期也算是达到了生态平衡吧,最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养了多只鸡和一条狗,后来有朋友要放一条黑色的狗在山庄,就给它取名叫六块,再后来,又有朋友放了两条灰色的狗进来,分别取名叫三块和七块。于是,两块五也不再孤单了,每天带着另外三只狗到处撒野。

闲着没事,又养了两只鹅,两只鸭。庄主的舅舅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两只山羊,还有六只兔子。忽然就有了一种人丁兴旺的感觉,哈哈。

(两块五和六块)

(三块和七块刚来的时候,傻傻分不清楚)

(这片水塘属于这两只鸭子的)

(曾经也是每天都在喂的)

(兔子养在这里面,应该是个废弃的水塔)

可惜的是,养的鸭子后来好像是走丢了,养兔子的这个地方因为不怎么避雨,后来兔子也生病死了。说到底,我们都不是特别会饲养和照顾,也或许是因为资金有限,没有给它们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这是后话了。

为了更好地建设山庄的生态环境,有一段时间特别想把那40亩地变成花海,想着薰衣草种几亩,格桑花种几亩,向日葵也种几亩……脑补着徜徉在花海的浪漫情景,简直觉得不要太美好。可最终还是觉得不太现实,我们的资金和精力都不足以开拓这40亩地。于是,就换了一种方式来改善环境,白天有空的时候出去四处转悠,看到哪里有花花草草了,就踩好点,然后晚上出去当采花大盗。为此还置备了专业的工具,洛阳铲什么的一应俱全。

(公路边的格桑花,连根带土拔回去就能种活,这里没人管,所以白天也可以来偷)

(刘大脑袋跟他的女性朋友,此去经年,姻缘已经错过)

(偷回来的月季也开了)

(格桑花也生机盎然)

随着朋友越来越多,山庄每天晚上都很热闹,总有人过来喝茶聊天,有时候朋友谈事也会来,因为这里僻静,没有人打扰。即使下雨天,也依旧有人贪恋这片刻的安宁。

(专属茶杯,茶叶都是曾伯伯送的,市面上买不到的那种)

有时候追剧,记得那一年夏天热播的网剧是郭京飞演的《暗黑者》,经常看到半夜两三点,这个剧有些惊悚的元素,大屏幕再配着音响效果,真是看得紧张又刺激。饿了就煮东西吃,吃完继续追。在山庄凉风习习的夏夜,很惬意,很自在。除了蚊子多,感觉山庄的蚊子能把人活埋了。

(这个蚊香点得充满了艺术和智慧)

庄主的兄弟们集资买了CS的装备,他们时不时就会来玩一局。玩输的战队就请吃饭,一般都是买一头羊或者一只狗,有时候是一只大驴蹄,专门请一个乡下的厨师来做,十几二十个人海吃一顿。有时候还会请很多外面的朋友,车子多到摆不下。

(看起来很牛逼的装备)

(咱也不懂,咱也不敢问)

(这一锅是驴蹄,骨头太硬,跺的时候搞残了我几把刀)

(一定要专门的柴火灶,这个柴火灶是一个兄弟赞助的)

(炸肉的时候四处飘香~~~)

曾伯伯有时候会自带原材料过来,比如剁好的一只鸡,又或者是狗肉(当然也少不了他泡的各种酒),然后自己动手做。他来的时候我们就歇业,庄主趁机跟着学怎么做菜,做好之后边吃边聊。曾伯伯是一个阅历非常丰富的人,跟晚辈在一起没有架子,是能做朋友的令人尊敬的长辈。他年轻的时候做过很多生意,经过很多事情,所以谈资很多,我经常被他轻描淡写说出来的故事吸引,他像江湖中人,侠义豪爽,不拘小节,不知不觉间教会我们很多(什么时候专门为他写一篇)。

(偶尔想起曾伯伯,音容笑貌宛在眼前)

随着山庄的人气渐增,也会有一些人慕名而来,当然,基本上也是冲着庄主的一些阅历和故事。庄主很容易跟人一见如故,基本上来的人也都能够跟他相谈甚欢。若有人有什么事咨询庄主,庄主必定也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人始终保有一颗赤子之心。无所保留,赤诚相待。

也有一些人,冲着我会做扯面,趁山庄没生意的时候就跑进来,死缠烂打一定要做给他吃。如果我推脱说没面粉了,马上会问我要买什么面粉,直接淘宝下单,等面粉到了必定会再来,一定要吃到才肯罢休。人果然是各有执相。

(太阳西斜,树影修长)

庄主的名气后来越来越大了,机缘巧合,县里为响应国家关于发展县域电子商务的政策,决定要建一座电子商务产业园,找了县里最有实力的一个财团去承建,这个财团的董事长,也就是我们后来经常说起的史总,决定要为产业园找一个总负责人,于是左打听右打听,就打听到了庄主,后来就三天两头带一群人来吃饭,说是吃饭,其实是在考察庄主。最终,在持续一个月的几番沟通之后,庄主终于答应出山了。而这段山庄的岁月,也到了快要结束的时候。

这一篇已经太长了,未尽的细节,等闲时再续。

PS:

年代久远,很多照片已经找不到了,找到的照片大部分也很粗糙,将就着看吧~

许久不写东西,也生疏了,很多时候觉得词穷,见笑了~

i

联系eng

联系1

大贵小微









































初期白癜风怎么用药
全身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weihuaa.com/zwhzw/3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