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临床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608569.html
思帝乡·春日游

(唐)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一个春日的黄昏,踏青归来的罗小敷脸庞红扑扑的,眼睛亮闪闪的,一把拉住前来做客的表姐李二娘,两人到西厢房说起了悄悄话。“听说最近有好几拨媒人上门,告诉表姐,有没有你看上的人家?”二娘笑嘻嘻问。罗小敷抿抿嘴,摇头不语。“真的没有?莫非自己有心上人了?”“……今天下午我路过村外的杏花林,迎面走来几个书生。有一个长得好帅!他穿着淡青色的长衫,在人群中有如鹤立鸡群。我没法形容他的样子,只知道他就是我梦中的人!”“小敷,事关终身不可草率,帅哥人人喜欢,所以长得帅的男子往往花心,跟着他难免要操心,弄不好就会伤心。找个没那么出挑但是对你好的,也许更容易幸福呢。”“我想好了,他就是我唯一想嫁的人,哪怕将来被抛弃,我也认了!”罗小敷脸更红了,眼更亮了,但语气分外坚决。李二娘叹了口气:“一个女孩子看中了谁要她改变主意,除非太阳从西面出……韦庄的那首小词《思帝乡》,写的就是你啊!”

又值春暖花开时节。自古以来,游春的诗句多如树上新开的繁花,韦庄的这首却令人过目难忘。它以最少的文字白描出最有想象空间的剧情。一瞥之下,那个头上落满杏花、心上写满春思的少女,我们便再也不会忘记。那个作为背景和源头的倜傥少年,他能否响应这大胆的呼唤,能否不辜负这滚烫的激情,真是一个难以消融的大大的问号。而岁月如流,在接下来的漫长时间里,这最初的爱会有怎样的变迁和遭遇,我们十分想知道,却猜不出谜底。想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版本吧,映照着我们对这世界和世情的看法。

说起古代的女子,难免给人被动、柔弱、不自由的印象,但现实常常超乎想象让人意外。谁知道我们这号称空前自由的时代,每年总有大批单身男女被父母逼婚、甚至不敢回家过年?而在韦庄所处的晚唐五代时期,也会有相信一见钟情、不计后果追求所爱的少女?有时候,外表的不自由下其实保留着一些空白地带,又有时候,表面的自由下隐藏着一点儿也不少的束缚。

据说在古代,每年农历三月三的上巳节(又称女儿节)是约定俗成的“情人节”。在春光最为醉人的时节,单身男女踏青赏花,与意中人订下终身之约,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比如《诗经》里的《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看不懂没有关系。意思是说,他和她(士与女)拿着兰草,在郊外相遇相约,最后以象征爱情的芍药花作为赠礼和信物。这么罗曼蒂克的场景,据说在古代的春天常常上演。太美了不敢相信是真的……

   

说回《思帝乡·春日游》,写出这幕短剧的韦庄,是晚唐五代时期著名的花间派词人。花间派,顾名思义,就是喜欢花前月下,善写你侬我侬咯。但我还是很好奇,是什么样的人能够模拟少女心事,写出“杏花吹满头”的唯美,和“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的决绝?

   

一查吓一跳,这个韦庄,经历还真不简单啊。他并非“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那样的终生布衣,也不是“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的白居易那样的早早成名得志。他参加过很多次科举考试,屡试屡败,又遭遇黄巢起义,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像没头苍蝇一样仓皇辗转多地,这时的经历,很有些像安史之乱中的杜甫。

不过,比杜甫幸运的是,到了晚年,韦庄却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实现了仕途上的逆袭:58岁时,他终于考取进士,但此时大唐已如风中残烛,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孰料3年后奉诏入蜀,结识一方诸侯王建,被对方招之麾下,在朱全忠灭唐之后,韦庄力劝王建称帝建立前蜀,并作为股肱之臣,制定了一系列开国制度。尽管国不再是那个国,但终究也算是遂了一个文人的平生之志。

这样一个曾饱经忧患、叱咤风云的人物,虽以“花间词”闻名,显然不会满足于花间。他记叙离乱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直面了“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的惨状,很难想象,这样的句子与“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出自一人之手。

美人花间过,百花飘满头。杏花如同樱花,灿烂蓬勃,但极易飘零。想象,在杏花林下,巧遇美少年……那画面真美。

本文作者创办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weihuaa.com/zwhzw/4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