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园校石诗词典故李震整理1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出自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全词是: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上下阙的意思是: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和桂花相比)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当羞惭。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2

梦中曾见笔生花,锦字还将气象夸。谁信花中原有笔,毫端方欲吐春霞。

明·张新的《辛夷》四句诗:“梦中曾见笔生花,锦字还将气象夸。谁信花中原有笔,毫端方欲吐春霞。”辛夷即木兰,也叫玉兰,历代诗人喜爱玉兰,创造了许多诗词。张新的这首《辛夷》诗,先是运用了诗仙李白“梦笔生花”故事,赞美玉兰和诗仙一样儒雅飘逸,惹得诗人要用锦绣文字来将她描画夸赞。锦字:指东晋窦滔被流放时,妻子用彩丝织成诗文寄给丈夫的故事。玉兰又叫木笔花,故诗人说谁相信花中也有玉笔,笔端在挥洒之间,顿使天空春意,霞光灿烂。这首诗盛赞木兰,赞木兰的优雅,赞木兰的高洁,赞木兰的矜持,也抒发了自己无比喜爱木兰的真挚情感,希望自己能够“妙笔生花”,“毫端吐春霞”。

3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出自唐·白居易《紫薇花》,全诗是: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两句意思是:紫薇独占夏日芳菲,她开在炎热的盛夏,不是把自己的妩媚展现在那柔美的春风里。这是对紫薇花品质的赞美。4一架葡萄,青得池塘满。出自宋·赵文《苏幕遮》。全词是:绿秧平,烟树远,村落声喧,凫雁归来晚。自倚阑干舒困眼。一架葡萄,青得池塘满。饮先愁,吟又懒。几许闲情,百计难消遣。客落不如归梦短。何况啼鹃,怎不教肠断。赵文(-),宋末元初文人。初名凤之,字惟恭,又字仪可,号青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亡,入闽,依文天祥。元兵破汀州,与天祥相失,逃归故里。后为东湖书院山长,选授南雄文学。与从弟赵功可并称“二赵先生”。赵文有《青山集》八卷存世,《四库总目》评其有哀江南赋之余音。5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首句是起。诗人写道:“东风袅袅泛崇光。”“东风”即春风。“袅袅”形容烟气缭绕升腾。“东风袅袅”这里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属于用典中的“语典”。“泛”即弥漫。“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崇”推崇,引申为“增长”。其中,诗人在此用一“泛”字,活化出了春意浓浓的景象,也为海棠的盛开营造氛围。次句是承句。诗人写道:“香雾空蒙月转廊。”这一句侧写海棠,描写了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的景象。诗人从嗅觉的角度扩大了诗歌的空间,提高诗歌的审美境界。“月转廊”即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表明了月光动态性。后两句写爱花心事。担心“夜深花睡去”是从上面描写环境进入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中,表现了赏花者的心态。“故烧高烛照红妆。”这一句运用了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以花喻人,给人以审美想象。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小路。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言,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司马迁称赞李广的话。7盐河有意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出自五代·南唐·李煜《渔父》,原句是“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浪花仿佛是有意地欢迎我,卷起了千万重的飞雪。桃花李花默默地站成了一队,让我感受到了春天。本是写渔夫无拘无束的生活。这里把“浪花”改为“盐河”,点出了新海桃李园所处盐河岸边的地理环境,运用想象把盐河写得浪花翻滚,一望千里,气势豪迈;后句运用典故写桃李,桃李不言,却涂白抹红,如火如荼,妩媚多情。两句风格不同,各臻其美。8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这两句出自秦观的《虞美人》,首句化用唐诗人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语,天宫中的碧桃和露而栽,高雅富丽,鲜艳欲滴,光艳照人,绝不是凡花俗卉之胚数。词人从正、反两面对其褒扬至极,斩钉截铁。

9

李花怒放一树白。

古诗有云:

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

火烧叶林红霞落,李花怒放一树白。

传说:这首诗说的是李白名字的由来。据传,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他父亲很高兴,认为儿子长大后可能成为有名的诗人,就想为李白取一个好名字,以免后人笑自己没有学问。由于他对儿子起名慎重,越慎重就越想不出来。直到儿子七岁,还没想好合适的名宇。这年春天的某一天,李白一家在院子里赏景,面对大好春光,他父亲心情甚好,提议说:我们来写诗联句吧,写一首春日绝句,我只写两句,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凑合凑合。一句是‘春风送暖百花开’,一句是‘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想了好一阵子,说:火烧杏林红霞落。李白等母亲说罢,不假思索地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说道: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一听,拍手叫好,果然儿子有诗才。他越念心里越喜欢,念着念着,忽然心想这句诗的开头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这最后一个白字用得真好,正说出一树李花圣洁如雪。于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weihuaa.com/zwhjz/8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