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临发崇让宅紫薇不先摇落应为有
/每日一首诗,诗中岁月长/ ????“桃李国学苑”,遇见诗和远方 诗 李商隐系列 临发崇让宅紫薇 一树浓姿独看来,秋亭暮雨类轻埃。 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 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 注 释 崇让宅 崇让宅,李商隐岳父王茂元的宅院,在洛阳崇让坊。紫薇,落叶小乔木,夏秋之间开花,紫红色或白色,花期较长,因而又叫百日红。 一树浓姿独看来,秋亭暮雨类轻埃 浓姿,形容紫薇的繁盛。此句是说:诗人独自一人在庭院之中欣赏那一树花叶浓密的紫薇,天色将晚,轻如尘埃的秋雨漫天飘洒。 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 摇落,原指树叶飘落,此处是“花谢”之意。应为有,应有所为。这两句是说:紫薇不先凋谢,是因为有我在欣赏;现在我要离去了,紫薇也不必再开了。这是以诗人对紫薇说话的口气写来,俨然将无情的紫薇看作有情知己。 桃绶含情依露井 绶,绶带,颜色有别,以标志官员品秩。梁元帝《玄览赋》:“或带桃花之绶。”此处桃绶就是桃树,桃花。汉乐府《鸡鸣》篇:“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柳绵相忆隔章台 柳绵,柳絮。章台,汉代长安街道名。此句用韩翃与柳氏间的离合悲欢故事。韩翃和柳氏题诗,互相赠答。韩翃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柳氏答之曰:“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 上苑,《西京杂记》记载:“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卉三千余种植其中。”这两句是说:花木即使移根上苑,也是不会是有荣无谢,与处于天涯地角也没什么区别。 解 说 此诗是诗人离开岳父王茂元位于洛阳崇让坊的故宅前夕,于秋雨之中观赏紫薇有感而作。 首联“一树浓姿独看来,秋亭暮雨类轻埃”,写崇让坊的庭院之中,一树紫薇花事繁茂。诗人独自一人,在傍晚时分欣赏,此时秋雨绵绵,如尘埃般又轻又细,漫天飘洒。“独看”二字,既写出作者无人相伴的孤独,也写出紫薇无人欣赏的寂寞。 颔联“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意谓紫薇于秋天而未凋残零落,应是为我而开,然而我现在即将离此地,花开不再有人赏,也就不要再开了吧。诗人感念紫薇为他而开到深秋,怜惜紫薇在他离开之后的寂寥,因而才有这样体贴入微的叮嘱。在这以上四句诗之中,作为欣赏客体的紫薇与作为欣赏主体的诗人之间似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情,紫薇与诗人实已合二为一。 颈联“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引入另外两种植物,与紫薇花形成对比:生于露井之上的桃树和长于章台街旁的柳树,与空庭暮雨之中的紫薇相比,是逢时而得意者。“桃绶”佩于贵官之身,此处隐以拟人,也许指的是与诗人同年登第而仕途得意者;“柳绵”飘于繁华街市,也许是比喻在京城为官的那些同学。露井之桃与章台之柳,皆逢时得地,更加反衬出紫薇花的落寞无主之状。 末联“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写种植于帝京上苑的桃柳与沦落“天涯地角”的紫薇既然同一荣谢,又何必非要以“移根上苑”为幸运呢?“天涯地角”,比喻自己将要离开东都洛阳崇让宅而远赴他方担任幕僚;“移根上苑”,则是比喻留在京城之中担任清要美职。此处作者明显是以紫薇自喻,“岂要”之语,是无奈之中的自我解嘲,而解嘲之中也隐约有愤激不平之气,有一种“酸葡萄”心理。 本文为“桃李国学苑”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欢迎转发,有美共享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桃李国学苑,诗意地栖居 每日一诗主创团队 作者兼栏目主持杨春俏 编辑兼朗读张景宜 美编杨滢滢 音频王金秀 责编炖斋 桃李国学苑千聊直播 国学教育,传递古典之美 长按识别,浏览直播首页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重庆治疗白癜风医院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weihuaa.com/zwhsz/1848.html
- 上一篇文章: 征文珞珈山下的紫薇花
- 下一篇文章: 旅游资讯诗乡花海再现花开盛景,一大片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