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学校与学院介绍

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主体是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百余年间,山东大学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踔厉奋发,薪火相传,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60余万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大学经济学科历史悠久,年山东大学堂成立之初,即设有理财科目。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是在原山东大学经济学系的基础上,于年组建而成。学院下设经济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系、金融学系、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财政学系等5个系。

02专业介绍

山东大学于年开设保险学专业,拥有本、硕、博及博士后完整培养体系。在多年来培养保险与精算专业人才的基础上,为迎接信息科技的金融创新大潮、满足社会对金融复合型高端人才的巨大需求,借助风险管理和保险学系教学、研究团队在专业领域的领先优势,充分融合相关学科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资源,于年设立保险与精算实验班,是保险学专业升级版。结合保险精算学科特点与国家对风险管理的需求,定位于社会转型及国际竞争压力对精算教育发展提出的新需求,围绕人工智能、互联网+、风险管控等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趋势,培养既能扎根本土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精算创新人才。侧重风险管理与精算实务的学习与实践,突出对相关大数据处理、机器学习、语言编程知识的学习与应用,通过在精算等应用型课程中推行实验教学和模拟教学,加强与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合作等方式,实现理论和实务的充分结合,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金融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精算学、统计学、大数据分析等知识的复合型拔尖金融人才。

目前,保险精算实验班专业教师有7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2名,师资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搭配合理,在理论研究以及应用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理论研究方面,近几年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统计学与保险学国际顶级期刊都有论文发表。在应用研究方面,专业教师与业界保持密切的联系,承接了较多应用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专业教师都具有很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对保险与精算学有深入系统的把握。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按经济学大类招生,新生入学后,基于宽口径、厚基础、通识性、复合型知识结构,先进行学校通识课和学院大类基础课的学习,然后大一下学期进行专业分流。学生分别按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专业及各特色实验班的培养方案和要求进入专业培养阶段。

03保险精算实验班培养方向专业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金融学

学科门类:经济学大类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培养目标

秉承“有专长、厚基础、宽口径、素质高”的办学理念,旨在培养具备出色的理论与实务操作能力,能够胜任金融、保险与社会保障、政府监管及攻读更高学位的创新型、复合型拔尖人才。具体包括以下五方面:

1.政治思想素质高,德才兼备,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

2.具有坚实的经济学、保险和精算理论基础,能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评价保险、精算及风险管理等问题,设计优化解决方案,获得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事精算工作的学生获得准精算师或精算师资格称号。

4.逐渐能在保险公司、精算咨询等机构中成为业务骨干,进而成为高级管理人员。

5.具有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培养要求

1.素养要求(A)

A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

A3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在金融保险和风险管理方面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

A4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2.知识要求(B)

B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哲学、思想道德、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B2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数学基本知识。

B3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高等数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货币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B4专业知识:掌握保险学、风险管理、保险精算、保险公司经营实务、保险法规与政策、保险经济学等基本知识,掌握必备的研究方法,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3.能力要求(C)

C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自学能力,能够运用外语和计算机技术获得本学科或者相关学科的信息并进行综述和评价。

C2应用知识的能力: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社会调查、风险衡量、进行金融保险相关研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相关领域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

C3创新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现象和问题,表达个人见解,包括大胆设想勇于探索的精神,探索新方法,找出新程序,获取创新创业知识的能力。

核心课程设置

主要核心课程包括:保险学、风险管理、金融数学、保险公司经营实务、精算模型、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实践与实验课程,共计22学分。

毕业生总学分要求为学分,各类课程分布如下:

学校通识教育课(46学分)

经济学院学科平台基础课(33学分)

专业基础课(30学分)

专业核心课(22学分)+选修课(20学分)

综合性实践教学:包括毕业论文、实习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9学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weihuaa.com/zwhzp/9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