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专科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从年10月1日太极和院国庆“春江月中华铜器年展”开始,到年6月,过去不到一年时间,在诸多编委老师及山古摄影团队的帮助下,由雅昌印刷,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玉堂清玩春江月历代铜香具收藏》一书终于面世。

本书是春江月个人收藏十年的见证,从汉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香具时间跨越约年,它同时也向世人展现了中华香文化的文明史。

本书起名之时实费一番周章,然结合藏品和个人理解,终以“玉堂清玩”作为书名。

“玉堂”汉时为官署名,汉侍中有“玉堂署”,汉时扬雄《解嘲》一文中就有“历金门,上玉堂”之说,应劭撰《汉官仪》“黄门有画室署、玉堂署,各有长一人”。宋以后翰林院亦称“玉堂”。南宋文学家周必大有诗“缘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玉堂”就是中书省的别称。学士院在唐代开始用“玉堂”来代称,宋代也沿用了这一传统。淳化二年十月,宋太宗赐书“玉堂之置”四字,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赐字给学士院的皇帝;明大学士宋濂、沈度、解缙、夏昶等均留下“玉堂学士”“玉堂学士之印”“玉堂清暇”等印章,这些都足以说明,自古以来,“玉堂”两字在上层阶级和文人学士眼中的地位之高。

本书封面“玉堂清玩”戟耳炉,来源于明代将军后裔。因此,“玉堂”两字留在器物上的年代应自明代始,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清代。

铜香炉是古代焚香的一种工具,从汉代的青铜器开始,到元代的合金铜,再到明清的黄铜,从器物本身的功能上讲,没有多大变化。但是,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提升,及冶炼工艺的不断提高,香炉形式和功用才慢慢地发生了改变。有些人喜欢传统,就开始仿古;有些人喜欢变化,就开始创新;市场上流动的,也有不少是迎合当代玩家的时下作品。因此,香炉每每都带有时代的印记,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

一书、一炉、一人生

购买此书请加春江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weihuaa.com/zwhzw/10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