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龄《恪遵宪度》曰:”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的正午时分太阳呈直射状,北回归线地区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奇景。

夏至这天,白昼最长,日影最短。

《咏廿四气诗·夏至五月中》

唐·元稹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龙潜淥水坑,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炎炎夏天,很多花都畏热不开,而紫薇花却凌空向日,开的那么绚丽灿烂,正是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

紫薇花之名,东坡诗曾注云:紫薇小而丛,其色紫,俗所谓怕痒花也。薇者微也,因其花小,色紫故得此名。

明代王世懋在《花疏》里言:“紫薇有四种,红、紫、淡红、白。紫是正色。”

紫薇树干年年生表皮,又年年自行脱落,故树干光滑无皮。如果你用手摸紫薇的树干,它顶端的枝梢便会摇动起来,枝摇叶动,浑身颤抖,就像人们被搔了胳肢窝儿一般,因此它又名“痒痒树”。

《凝露堂前紫薇花两株》

宋.杨万里

似痴如醉弱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

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半年花。

南宋.卫昇《写生紫薇图页》

地上紫薇树,天上紫微星。唐开元元年,中书省(草擬皇帝诏令的机构)改名为“紫微省”,中书令即称“紫微郎”。因“紫微”与“紫薇”音同,乃于中书省中栽种紫薇花,紫薇花自此成了权力仕途的象征,又被称作“官样花”。

据说白居易甚喜紫薇花,在各地做官时,都会栽种紫薇,他50岁时被调到京城,在中书省任职,着三品紫色的朝服,窗外紫薇花开,作诗一首:

《直中书省》

唐.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紫薇从盛夏到秋日,花开不絕,故別名“百日紅”。

杜牧,在某个秋日,面对一树繁花,吟诗一首,这首诗虽写紫薇,诗中却一字不提紫薇,而是通过描写桃李的艳俗,反衬出紫薇花淡雅的高尚情操,杜牧借花自誉,因此得名“杜紫薇”。

《紫薇花》

杜牧(唐)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红楼梦》中的小红,是宝玉怡红院的四等丫鬟,管家林之孝之女,原名林红玉,因讳黛玉和宝玉之名而改为小红。

她只是负责烧茶炉子喂喂鸟雀等事,因有几分容貌,心内便想向上攀高,每每想到贾宝玉跟前现弄。有次乘宝玉跟前没人时,进屋给宝玉递茶倒水,出门就被晴雯等人撞见,受到好一番奚落责骂,排挤的小红心灰意冷。

一次王熙凤独自在园中逛,正想要使唤个丫头传话送东西时,小红忙弃了众人上前,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得到了凤姐的青睐,被凤姐要了去。

她故意遗失帕子在贾芸跟前,与贾芸私定终生,她大胆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脱离了贾府。最后在贾府败落时与贾芸帮助了宝玉和凤姐。

小红因着自己的机智与努力,过上了“百日紅”的美好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weihuaa.com/zwhzw/10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