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的齐岳山,生性奔放的山脚白岩,形似羊嘴,傲首挺立,护佑着山岩下的世代生灵。这里的先民望岩生意,将白岩下的这片土地取名为白羊咀,沿用至今。

边缘村落

白羊咀,地处齐岳山下,汪营镇的西北角,距汪营镇6公里,离利川城约30公里,东接沈家坝,西连龙山沟,南邻曾家营丫口,北靠皂地坝上彭家田。国土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8平方公里,林地3.2平方公里,有21个村民小组,户人。

山水人家李大申摄

说它边缘,是因为汪营平坝延伸至白羊咀,被重庆石柱绵延高耸而来的齐岳山挡住,山那边,便是外邻。

这里的地形地貌有别于平原和山区,平坝周围有丘陵,丘陵四周是平坝或缓坡,还有湿地。坝里有山,山中有坝。山是天造地设的巨型盆景,坝是托起盆景的展台,相偎相依,驻颜相守。

平坝与丘陵生出四色,在季风的影响下,坝上的水稻一片金黄,坡上的包谷叶青籽满,丘陵茆上的混交林,郁郁葱葱,构成了独特的山丘田园画卷。

蓝天白云下李大申摄

四色又是多变的,春有春色,夏有夏色,秋有秋色,冬有冬色。

春色,残雪融化,在光热的催促下,万物复苏,花吐芳香。山野中、小河边、池塘旁、庭院里,桃花、梨花、李花、橘花……竞相绽放。春风裹着花香,鸭子活跃了,蜜蜂也忙碌了起来,一个在水里,一个在花间;一个营造甜蜜,一个自行觅食,各得其所。一年之计在于春,就别说白羊咀那些忙春的人了。

夏色,夏日浓烈,雨量充沛,花落果生,植物竞相疯长,彰显生命的张力。

秋色,由绿渐黄转红,果实累累。收割机、脱粒机、剥壳机,以及没有完全消失的镰刀、板斗、箩筐、背篓、晒楼,都开始派上了用场。还有庭院门前的花台上,凤凰花、指甲花、杜鹃花、红苕花、紫薇花、菊花竞相绽放,争相斗艳。花香果香,夹杂着谷香,浮动在满园的秋色里。

冬色,白羊咀人把收获交给了仓储。猪肥羊肥,鸡鸭鱼肥。远方的游子经不住故乡年香的诱惑,踏着皑皑白雪,带着从春到秋的收获,回到父母精心守护的楼房里。丰收的喜悦,合着家的温馨,自然浸透心灵。亲情叠加,其乐融融。

白羊咀有条穿村而过的石梁河,她发源于齐岳山的群山峻岭深处,带着纯净与甘甜,经南平款款而来,滋润着万物生生不息。

在这片土地上,水是丰盛的。

湿地上,水草随风起舞,一群白鹭悠闲地觅食,并保持着警惕。一遇惊扰,便群起而飞,远观,似白雪纷飞,飞过田园,飞过民居,飞向山林,快门无法赶上它的敏捷,除了叹息,还忽然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绝句。

站在白羊咀高处,农家小院依山傍水,曲径通幽,一条条硬化的乡村公路,把家家户户连为一体,栋栋崭新的楼房掩印在树丛中,虽不显山露水,但内秀林中。若隐若现的小家碧玉,点缀在山林田园里,凸显出“砖林瓦浪”的现代气息。

秋阳透过云层,从天际横扫下来,撒在白羊咀的山林、田园、农家、晒场,金灿灿的,熠熠生辉,好一派晒丰收的图景。

晚霞李大申摄

金色稻香

人误地一春,地误人一年;没有春的耕耘,哪来秋的稻香。这是白羊咀人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

每到春播时节,这里的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整田、起垄、育秧、栽插,道道工序,每个环节,虽不像科学家那样精密严谨,但也来不得半点虚假。谷粒、秧苗自带情感,懂得如何报答人们“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付出与愿景。

白羊咀有“小粮仓”之称,全村有近亩稻田。据说在清朝,利川献给宫廷的大米中就少不了白羊咀出产的。

据报道,近年来,在白羊咀生产的大米中检测出硒元素。由此,白羊咀的含硒大米声名远播,成为广东商家的抢手货。

白羊咀海拔多米,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与亚热带相比,这里的水稻,生长周期较长,产出的大米,白似雪粒,晶莹透亮,香味浓郁,酥软爽口,最能激起人们的食欲。

每到夏天,白羊咀人虽一改祖辈雨天身披蓑衣、头戴斗笠,赤脚下田薅秧的习惯,但仍保持着原来的除草传统,不让杂草影响水稻生长,精心呵护每一兜水稻。

夜幕降临,收工回家,酒足饭饱以后,找把椅子,三三两两,或独自坐在自家或邻家的水泥院坝上,在太阳能灯的照射下,或谈白聊天,或静听水稻拔节的“声响”。

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国事家事疫情事,都影响不了人们对水稻的那份特有情感,就像抚育自己亲生的孩子,从小到大,开花结子,不只是土地、阳光、雨露的杰作,更是农家主人勤劳的双手和汗水的杰作。

唐代诗人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悯农诗》,如此深刻生动精辟,释义大米的来之不易,启迪每一位来者。

无论古今,人都懂得,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一滴滴汗水汇集而成,应倍加珍惜。这不只是钱的问题,是对劳动的尊重,更是对自然资源的敬畏。

层层金黄李大申摄

秋收时节,金黄的稻谷随风起浪,一串串低头的谷穗,以谦卑的姿态,向主人致意。

一片片金色,似这里能干、大方、贤惠的家庭主妇,把阳光挂在脸上,与室内墙壁上悬挂的“最美村姑、优秀组长、最美白羊咀人”的奖牌相互辉映,激励人心,催人向上。

金色的谷浪,满园的稻香,就像醇香的美酒,灌醉了山林、灌醉了田园、灌醉了农家、灌醉了恩施州检察院精准扶贫的每一位干部。他们倾情帮扶,懂民情、知民意、顺民心、解民忧,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分享与村民共酿的稻香美酒,与民同醉,醉在心头。

色彩斑斓李大申摄

情浓村庄

白羊咀村十五组65岁的小组长刘云生,拉着驻村第一书记、“尖刀班”班长胡彬的手说:“胡班长,你莫走啊!大家舍不得你呢!”

原来,恩施州检察院下派到白羊咀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胡彬,在今年3月就要退休。这是白羊咀村党支部书记侯雪英告诉刘云生的。

侯雪英在上报精准扶贫“尖刀班”成员的基本情况时,发现了胡彬要退休的信息。消息不胫而走,村民纷纷到村委会反映,强烈要求要把胡彬留下来。

侯雪英及时将村民意愿上报给汪营镇党委,汪营镇党委又及时向恩施州人民检察院递交了专题报告。就这样,胡彬又继续留了下来。

村民舍不得胡彬走,是发自肺腑的,是一件件暖心事,让村民久久不能忘怀。

图|李大申欢心喜悦

村里80多岁的老人张承富说:“那天,我用一根尼龙绳,一头绑在腰杆上,一头拴在木檩上,正在屋上捡瓦,被‘尖刀班’的小林看到了,他走近院坝扶着木梯说您赶快下来,这大年纪了,多危险啊!”

胡彬知道这一消息后,及时和队员林鹏一道,筹集资金,请来工匠,将原来破旧的土瓦换成了树脂瓦。

没过多久,一场大风掀翻了整个屋顶,把树脂瓦吹得七零八落。老人无奈,第一时间拨通了林鹏的电话。林鹏及时将情况反映给胡彬。胡彬二话没说,迅速赶到现场解决。

老人无力解决的困难,被他们一一解决,没有推诿。危难之时显伸手,老人记得,村民们也记得。

农家小院李大申摄

十五组60多岁的村民林同兵说:“我结婚时,穿着雨靴背媳妇入洞房。心想在我儿子结婚时,车会开到家门口吧?结果,儿子还是穿着雨靴背儿媳入洞房。盼啊盼,盼到胡班长他们来了,不仅把到家的公路修通硬化了,还帮助出水泥,把整个院坝都硬化了。等孙子结婚时,再也不会穿着雨靴走稀泥巴路了。”

扶贫工作队还开展“环境卫生流动红旗”评比和环境改造活动,搞得好的,授红旗、颁奖品,一下就改变了村里的面貌。

现在,家家户户,整洁的庭院瓜果满园,鲜花盛开。乱堆乱放、乱丢乱扔、鸡鸭满地跑的现象没有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让村容村貌,还有村民的精神风貌,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活就像村民种的朝天椒,火红向上。

用心用情、诚心诚意的精准帮扶赢得了民心。

乡村秋景李大申摄

十八组组长牟联祥在村集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weihuaa.com/zwhzw/1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