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友会第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世间草木皆美,不仅具有药用价值,更富有文学意义,可供中医人作取名参考。现小编从众多中草药里选了50味好听的“中药名”,供君采撷。(编辑/俞立丰)

以中药为名,生活充满诗意

药名收集/中医书友会二校群功效整理/俞立丰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楚辞》:“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

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楚辞》:“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又名木兰、紫玉兰、望春。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音同“细心”。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图经本草》:“桑叶以夏秋再生者为上,霜后采之”,又名“冬桑叶”、“霜桑叶”。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性味苦寒,歇后语“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道出其中滋味。

萱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又名紫萱、忘忧草。《博物志》:"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同时也是中国的母亲花,孟郊《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图经本草》:“其实似莲作房,翘出众草。”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亦可指青黑色颜料,古代女子常用以画眉,李白《对酒》:“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紫薇:清热解毒、利湿祛风、散瘀止血。花期长,故有“百日红”之称,杨万里《紫薇》:“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

车前:清热明目,利水祛痰。《诗经》:“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芣苢,即车前子,妇女劳动时吟唱此歌。

木通: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本草纲目》:“有细细孔,两头皆通。”又名通草。

蒹葭:即芦苇,其根茎清胃火、除肺热、健胃、镇呕、利尿。《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腊雪:清热解毒,降火止渴。为腊月收藏的雪花所融化的雪水。

佩兰:芳香化湿,疏散表邪。《离骚》:“纫秋兰兮以为佩”,本品夏月佩之,辟秽,气香如兰。

藿香: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本草纲目》:“其叶曰藿”,状似豆叶,气味芳香。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范成大《照田蚕行》:“地炉火软苍术香,飣盘果饵如蜂房。”

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古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杜牧《赠别》:“娉娉嬝嬝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本草纲目》形容:“其木质朴而皮厚。”

薏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苏轼《薏苡》:“伏波饭薏苡,御瘴传神良。”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生于夏至日前后。此时,一阴生,天地间不再是纯阳之气,夏天也过半,故名半夏。

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本草纲目》:“其根相附连续而生,可以合香,故谓之香附子。”

杜衡:祛风散寒,消痰行水,活血止痛,解毒。《离骚》:“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本草纲目》:“置水则沉”,加之气味芳香而得名,是一种名贵香料和药材。

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诗经》:“青青艾草,悠悠情思。”

菖蒲:开窍化痰,辟秽杀虫。“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时节传统,百姓将艾叶、菖蒲插在门楣防蚊虫,驱邪避病。

茜草:凉血活血,祛瘀,通经。其根可作绛红色染料,《诗经》:“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本草纲目》形容:“其根白色,连及而生。”

柳絮:凉血止血,解毒消痈。柳树的种子,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苏轼《和孔密州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侧柏:凉血止血,利尿健胃,解毒散瘀。寿命很长,自古以来常栽植于寺庙、陵墓和庭园中。

紫珠:收敛止血,清热解毒。《本草拾遗》:“至秋子熟正紫,圆如小珠。”

凌霄:行血祛瘀,凉血祛风。此词在文学中意为:迫近云霄,比喻志向高远。

鸢尾:活血祛瘀,祛风利湿,解毒,消积。因花瓣形如鸢鸟尾巴而称之,花语:象征爱情和友谊。

合欢:安神解郁,活血,消痈肿。温庭筠《菩萨蛮》:“古人用夜合欢赠人,谓可以消怨和好。”意为和合欢乐。

莲心: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莲子中央的青绿色胚芽,味极苦,辛弃疾《卜算子·为人赋荷花》:“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步。”

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痈肿。《本草纲目》:“此草服之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亦可表示“远大的志向”。

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百合因茎由许多肉质鳞叶聚合在一起而得名,寓意“百年好合”。

玉竹: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又名”葳蕤”,《本草经集注》:“茎干强直,似竹箭杆,有节。”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款冬:润肺下气,化痰止嗽。《楚辞》:“款冬而生兮,凋彼叶柯。”

扶桑:清肺化痰,凉血解毒。《山海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楚辞》:“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紫菀:温肺下气,消痰止咳。《神农本草经》:“布地,花亦紫,本有白毛,根甚柔细。”花语:回忆、真挚的爱。

芍药:柔肝止痛,养血敛阴,平抑肝阳。《诗经》:“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象征着爱情,尊为七夕代表之花。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又名思仙,《本草图经》:“初生叶嫩时采食,谓之檰芽。花实苦涩,亦堪入药;木作屐,亦主益脚。”

冬青:补肝强筋,补肾健骨。冬青树的果实在整个冬季都不会从树上掉落,花语是生命。

黄芪: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李时珍称之为“补药之长”,旧作“黄耆”。王维《送别》:“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此“王孙”为黄芪的别称。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神农本草经》中列为药之上乘,陶弘景尊其为“国老”,常帮助“君药”发挥作用,又为药中“和事佬”。

白梅:疏肝解郁,和胃化痰。又名绿萼梅,白色或初开时为淡绿色,萼绿色,小枝青绿而无紫晕。王冕《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丁香:温中、暖肾、降逆。丁香花绽开于仲春,清新可爱,戴望舒《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苁蓉:补肾壮阳,益精润肠。又名大芸,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本草纲目》:“补而不峻,故有从容之号”。音同“从容”。

冬葵:利胃气,滑大肠,疏通积滞。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米露:和中纳食,清肺开胃。《本草纲目拾遗》:“以新鲜白米,勿用陈久者蒸取。一云,米露用稻花蒸者更佳。”

结语

中草药味虽苦,但被赋予了美好的名字,无论从其性状、功效、意象、字面意思都各有特色,希望你们喜欢,以“中药”为名,生活也增添了些许诗意。

I版权声明

本文为中医书友会原创。策划/王超,药名收集/中医书友会二校群,功效整理/俞立丰,编辑/俞立丰。校对/小熊、肖晓菲。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I投稿邮箱tg

linglan.







































北京有白癜风专科医院吗
西藏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weihuaa.com/zwhzp/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