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手足口病高发季,家长别大意
预防水痘和手足口病 气温逐渐降低,这时候让家长最为担心的水痘和手足口病也开始活跃起来了,那么水痘和手足口病的病因是什么呢?又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一、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生,每年的11月至次年1月及3-6月为高发期。 哪些人群容易得水痘? 人群普遍易感,2-10岁儿童为好发年龄段。 水痘传染性强吗? 水痘传染性强,水痘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发病前1-2天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均具有传染性。 水痘是如何传播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通过鼻咽分泌物进行飞沫传染,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疱液和血液中均存在病毒。疱液中病毒含量很高,直接接触疱液也可传染,干燥结痂的皮疹无传染性。 水痘有哪些症状? 水痘潜伏期为12~21天,平均14天。绝大多数患儿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早期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咽痛、咳嗽、头痛等症状,1-2天后进入出疹期。一般2-3周后皮疹全部结痂、脱落。重症者也可能出现水疱继发感染、肺炎、脑炎和心肌炎等。 水痘皮疹常出现在躯干部,向心性分布,躯干、头面部皮疹密集,四肢皮疹稀疏,手掌和足底更少。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水疱、结痂同时存在,为“四世同堂”表现。 家长如何做好家庭护理? 确诊儿童需居家隔离,暂停上课,以免传染他人。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且不少于发病后14天。 穿宽松的衣服,尽量减少洗澡,汗液多时局部清水擦洗,动作轻柔不要蹭破水疱。 避免挠抓,保持手部清洁,把孩子的指甲剪短,以免抓破疱疹继发感染。 保持居住环境卫生,每日开窗通风。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清淡饮食,避免生冷、辛辣的食物,多喝水,多吃新鲜果蔬。 出现高热不退、咳喘、呕吐、头痛、烦躁不安、嗜睡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如何预防水痘?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措施。 避免去人员聚集的场所,避免接触水痘病人。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外出戴口罩,勤洗手。 保持环境整洁,室内勤打扫、常通风。 宝宝的被褥要勤洗晒,使用的食具、玩具等物品常清洗、消毒。 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营养均衡,不偏食不挑食,多喝水。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二、什么是手足口病? 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都对手足口病有一定的了解。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五岁以下儿童多发,传染性极强,所以幼儿园的小孩子们是重点保护对象。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食具、奶具等物品感染;通过吸入带病毒的呼吸道飞沫传染;通过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 哪些人群容易得手足口病?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手足口的症状有哪些? 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黏膜或咽颊部出现散在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通过消化道传播2.通过空气飞沫呼吸道传播3.直接接触患病患者传播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呢? 如果出现宝宝剧烈的呕吐腹泻,医院就医。 患儿一旦出现高热、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严重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接种疫苗 目前预防手足口病的可靠手段是接种EV71疫苗。接种EV71疫苗虽然不能完全预防手足口病,但是可以有效减少重症的发生。 养成良好习惯 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掌握正确的洗手方式。每次至少揉搓20秒;用洗手液或肥皂充分揉搓双手,手心、手背、指缝间、手指、虎口处都不能放过。注重孩子饮食均衡,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食用过期变质食物。 做好消毒工作 人的肠道病毒对普通消毒剂如70%酒精、5%来苏尔等有抵抗作用,消毒效果并不好;对氧化剂如1%高锰酸钾、1%双氧水和含氯消毒剂比较敏感,可以选择这类消毒剂。此外,人的肠道病毒对高温、干燥、紫外线等比较敏感,这些也是很好的消毒选择。 经常通风换气 注意幼儿园和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衣被。 远离人群密集地 高发期出门给孩子戴口罩,远离拥挤、不通风的人群密集地。家长外出回来应该先洗手、换衣服,再接近孩子。 最后提醒 凡出现发热、感冒或呼吸道症状,发现手足口疱疹病儿,医院就诊,并将就诊结果上报给主班老师,避免疾病在园所扩散,谢谢配合。 宝贝家龙泉园保健医:孙静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weihuaa.com/zwhzp/9969.html
- 上一篇文章: 好看的针织小衫,每个颜色都显嫩,美成一朵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