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我?

定场诗:“一杯假酒喜相逢,古今多少奇葩事,都在《嗨乎》

(1)这里是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扬州”。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扬州。是“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的扬州。扬州之美,令人心旷神怡,顾盼生辉,小桥流水,柳絮飘飞,这是一座安静的城市,雕花窗非,亭台楼阁,静若处子。这也是一座热闹非凡的城市,商贾云集,贩夫走卒络绎不绝,舟船停泊,动如脱兔。码头上,在那船帆漂泊之中,一位失魂的中年人遥望远方,他穿着少有而贵重的丝绸,从神情上来看他并不太高兴,眼里异常空洞,如死水一谭,可如果你仔细看,他眼里却又有着一小撮火焰,可火焰又很快熄灭,周而复始,他的眼中只剩下一望无际的空洞。这个人叫杜牧。从小到大,天才便是一种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中不乏滥竽充数者,也不乏夸大其词者。正真的天才,不仅智商超群,而且后天也极其努力,更有合适的伯乐机遇。这玩意儿是一种需要很多试剂才能造出来的玩意儿,而且其中缺一不可。我认为历史上的天才少之胜少,天才一定是在很多领域都取得成绩的人,例如那个看起来是美术家的科学家达芬奇大爷算是一个。在这里杜牧算是一个。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唐代已若递减函数般,日益走下坡路,甚至摔着跟头往下滑,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唐代已不复昔日的雄风。文化却异军突起。诞生了著名的晚唐三巨头:情诗王子李商隐,天妒英才李贺,百科全书杜牧。这三个哥们儿生活在同一个时期,撑起了晚唐唐诗发展的一片天。杜牧是其中先天条件最好的一个,因为我们的杜牧是正儿八经的官三代。他爷爷杜佑曾担任唐朝宰相,他爹曾担西安市市委书记,一家妥妥的高级干部。杜牧含着金钥匙长大。并且他爷爷杜佑也是一名著名的学者,写了《通典》,类似于百科全书的文献。杜甫就出生在这样的官宦家族。这不得不引起一众怀才不遇,空有抱负的落魄诗人留着口水羡慕,例如:一辈子醉卧牡丹的柳永,例如:喝大了到处吹牛的李白。很多大诗人其实都是草根出身。杜牧则不一样,杜牧当过地委书记,甚至注解过《孙子》兵法,帮助宰相平定叛乱,年少成名。可就是这样的杜牧,仍然忧国忧民,郁郁寡欢而死(唐代大部分的诗人貌似都是这样结束的。)(2)杜牧一生才华收到肯定,人品却备受质疑。因为他有一个合法(在当时)不合身份的爱好,就是逛青楼。古代官员都是家里藏着风流场所,外面骂着去风流场所的人。当然很多老嫖客是无所谓的,像职业混青楼的人气王柳永,像经常买醉的杜甫,等很多下岗职工,无业游民一样。无官一身轻,名声诚可贵,美女价更高。杜牧却不一样,这哥们儿当时还在扬州市任市政府秘书长,经常在单位朝九晚五迟到早退,却在青楼天天打卡。一下班就冲向青楼,马不停蹄。他在诗里写道: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样打脸式的诗句,嘴上骂着商女,怀里却抱着商女。杜牧的家庭是钟鼎食鸣之家,唐代腐败严重,杜牧有的是钱拿来造,人们认为杜牧是一个浪迹天涯的浪子,仗着家里有钱就胡作非为。可能连杜牧自己都不知道他宠幸了多少青楼女子。杜牧年轻的时候,在家里排行十三,因此有人叫杜十三。后来因为他擅长写紫薇花,后人给他了一个皇亲国戚的名号“杜紫薇”。杜甫年少的时候痴迷兵法,是一个典型的军迷,别人家娃娃在捏泥娃娃的时候,他就开始模拟指挥千军万马。小杜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振作国事,国家举全国之力,和北方的蛮夷交火,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拳,两拨人不相上下。杜甫一个人在家无聊,翻看最近的战斗新闻,心生妙计,并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后来杜甫还注解了《孙子》。因此杜牧这个名字被留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上。23岁时,杜牧写下了让无数人高中背诵痛不欲生的长文《阿房宫赋》,又在25岁时写下长篇五言诗《感化诗》,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和见解。年少有为的杜甫很快名震全国,作品也广为流传。大和二年,26岁的杜牧,进士及第,被授弘文馆校书郎,大概是一个重要的机要秘书。年轻的杜牧,前程似锦,成了让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可是就像所有故事的转折一样,这些事并不像那么简单,不然杜牧也不会变成最后酒鬼的样子,抓着谁就问“哪里有买酒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3)为官之后的杜牧。数十年转任各地和中央,因为当时正值牛李党之争,杜牧备受排挤,被调到外地。说到牛李党之争,我们就要想到,和杜牧交好的另外一位诗人,李商隐,这哥们儿就是在这两拨的挤兑中一生不得志,最后死在寺庙里。和李商隐一样,杜牧也备受排挤,不过要李商隐好上几百倍,毕竟杜牧还是吃国家的粮,也当过地方的一把手。在当时,杜牧和牛僧孺私交甚好,被李德裕认为是牛党,会昌二年,杜牧被外放到黄州任黄州刺史。历史上记载这件事就和李德裕被排挤有关,杜牧原本在中央担任副部长,却被明升暗降被派到地方上担任地委书记。可见不论在历朝历代,政治站队有多重要。但是正是这反复的调任,让杜牧因祸得福,躲过了甘露之变。在这里讲一讲什么是甘露之变。历史上大家通常认为明朝宦官乱政很严重,可是唐代也不可小觑,以至于连皇帝都成了傀儡。这一帮想管理男人的不健全男人们,怀着嫉妒之心,挟持当时的皇帝唐文宗,唐文宗不甘被这群娘娘腔控制,试图夺回权力,联合李训和郑注消灭宦官,唐文宗以借口想去后院看露水,让太监头目来陪同,按计划最后将其诛杀在后院。结果不成想被太监来了一个玩美的措不及防的反杀。俗话说的好,公公也是半个男人。这件事一共牵扯了一千多人,全部被诛杀。杜牧逃过一劫,却对唐代的黑暗政治更加心灰意冷。那些年他在各地当刺史,刺史是一个闲职,唯一的好处就是俸禄很高,可以游山玩水,他一路写了很多讽刺诗。例如《赤壁》中写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例如《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例如写道长安秋天的景色“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一般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喝一个名叫酒的液体,一般有钱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找两个漂亮妹妹一起喝这种液体,像杜牧这样有才气又有钱的人,喝酒的时候不仅有漂亮妹妹,还要吟诗一首。杜牧仔细一想,职场失意,情场要得意。况且他杜牧也是驰名中外的大诗人,知名人物,只要一有空就奔向青楼。一进青楼就马上动笔写诗,他喜欢青楼,尤其喜欢扬州的青楼,如同题头开始的诗词一样,他的诗歌里写进了扬州,几百年来,杜牧几乎成了扬州的代名词,他为扬州带盐。杜牧也更喜欢扬州的歌妓,他写尽了其中的风韵,他太爱写美女,变态式的描写,恨不得手里有一台单反相机。他写到“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写道美人歌舞“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甚至写人家的丝袜,“细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一般人都是色迷迷来,什么都不留的走,而杜牧却总会留下很多诗篇。中国古代最会写青楼的非杜牧莫属,柳永虽然是青楼的钉子户,可他是擅长写人物的情感,杜牧却能把人物的形态描绘的淋漓精致。后来杜牧写道“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可见在青楼的杜牧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杜牧在青楼是出了名的浪,写了《杜秋娘诗》连皇帝以前的马子也敢戏弄。杜牧也有过一段终身难忘的爱情,杜牧在宣州工作时,打听听说湖州生产美女(男人的通病)便跑到湖州去泡妞,湖州的刺史因为欣赏杜牧的才华热情招待,安排了很多美女,杜牧这哥们儿,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总觉得没有爆灯女神。于是这哥们儿直接来了一场选美,湖州刺史在江上安排了一场舟船比赛,比赛当天万人空巷,人山人海,杜牧这哥们儿就在人群中观望,两岸人流如织,密密麻麻。杜牧还是没有找到心爱的意中人。俗话说重头戏都在后面,在比赛即将结束的时候,杜牧看见一个老太太,嗯,不是老太太,而是老太太牵着的一个小姑娘,大约十几岁,看的杜牧如痴如醉,立马将其请上船,准备羊入狼口,孩子的奶奶以孩子太小为借口,拒绝杜牧。杜牧说他愿意等,于是便和女孩的家长,商定十年之约,如果这十年,杜牧来到湖州做官,女孩的父母便遵守约定,将她嫁给杜牧,如果十年之内杜牧没有来,那么孩子的父母就将孩子许配给别人(古代没有剩女)。双份就此立下婚约。这十年杜牧一直寻找机会回湖州做官,他一直寻找机会,可是每次都没有得偿所愿。在十四年后杜牧终于回到湖州,他马上去寻找当时的人家,可是发现当时的女孩已经找了个好人就嫁了。杜牧悔恨自己,成了他余生的遗憾。此后他更加放纵自我,为了纯粹的快乐去青楼,可是这种快乐总伴随着巨大的无力感,他常常想到父辈的教会,想到曾经的理想,可是他又改变不了。喝醉是他麻痹自己最有用的方式。喝酒和美女也是男人得到快乐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杜牧这样的放纵自己连他同时代的好基友李商隐都看不下去写诗批评道“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人人都是飘忽的灵魂,灵魂就有该有的信仰,可信仰碎了,灵魂就散了。杜牧想像是没有灵魂的体魄,这些年,他本想拼命大干一场,继承父辈的伟业.,可又常常无能为力。喝花酒能使他开心,他就天天去喝花酒,然后一个人在夜里泪流满面。一直到杜牧49岁,他总觉得一切快要结束了,不到半百的他疾病缠身(传说他和李白一样得了花柳病,这个东西不知真假,也无从考证。)他突然觉得这一生像一场梦,梦里有年少的志向,有青年的欢愉,有如今的苦闷,最多的是有扬州的景色,“十年一觉扬州梦,赢的青楼薄幸名。”杜牧带着青衣红唇离开了,留下的诗句却折煞了世人。

参考文献:

杜牧《樊川文集》

易中天《安史之乱》

《新唐书》

《全唐诗》

作者/唐海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weihuaa.com/zwhzw/8440.html